一、 最晚實驗動物化的常見物種
目前在國內使用之實驗倉鼠,僅敘利亞倉鼠一種。這尾短、嘴大、全身皮鬆鬆的沙漠鼠於1930年代才被實驗動物化,是由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之學者,自野外捕獲,由在實驗室僅生育的一胎 (含1雄、2雌) 開始繁衍,目前全世界使用之實驗敘利亞倉鼠皆為這胎倉鼠的後代。由於它們疾病少,大小適中,繁殖力佳,故成為一實驗動物模式。
二、 頰囊
倉鼠之一解剖特徵為具一對無淋巴循環之頰囊 (check pouch)(如獼侯),這是它們用於運輸食物的器官,在免疫不全鼠尚未發展出前,曾被作為繫代無法在離體 (in vitro) 培養之人類腫瘤細胞的活體培養基。
三、 光週期與冬眠
因敘利亞倉鼠之生物鐘對光照期極端敏感,且易誘導冬眠,使之成為這類研究的重要動物模式。近來常被用作「抗衰老」的健康食品:褪黑激素 (melatonin),即1960年代,由應用敘利亞倉鼠探討光週期與繁殖現象的研究學者所發現。
四、 常被應用之安全性試驗
由於敘利亞倉鼠之懷孕期僅16天,自胚在子宮著床至胎兒出生,僅10餘天,故常被用於畸胎學 (teratology) 之研究以及相關之安全性測試。目前動物中心的倉鼠,主要是醫院婦產科在行人工受精前,先將備製之培養液培養倉鼠胚,確定無毒性後,方供培養人胚用,換言之,也是用於安全性試驗。
五、 常見之行為特徵
1. 敘利亞倉鼠如同多數之嚙齒動物,可應用所發出之超音波作為「語言」,在倉鼠,這些語言可能與它們相互表示敵意有關。
2. 在實驗室中,若粗魯地對待它們,它們常站立並將嘴張至最大,以表敵意。若雌倉鼠在哺育仔鼠時受到驚嚇,常將仔鼠含在頰囊中,而在飼育籠中,張惶失措地將自己埋在墊料中,若時間過長,仔鼠會被悶死。
3. 雌倉鼠之體型較雄倉鼠稍大,在配種時,雌倉鼠對雄鼠非常挑剔,若雌鼠不肯接受雄鼠,常攻擊之,常凶狠地將雄鼠置於死地。
4. 它們力氣不小,又似有「軟骨功」,若飼育籠沒有蓋緊,倉鼠常會自行離開飼育籠,但少有會自行回「家」,這不同於大鼠。